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ERP企业管理系统的计划体系有哪些特点

ERP企业管理系统的计划体系有哪些特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ERP企业管理系统的计划体系有哪些特点

随着ERP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ERP系统提供了更先进的有限能力计划方法(APS),在生产负荷累积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能力的测算和平衡,使能力平衡更加及时和自动化,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先进的计划手段和工具。

(1)各项计划的集成ERP系统将企业的供、产、销等生产经营环节看成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因此,ERP的各种计划也形成一个完整计划体系。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龙头的销售计划,反映了客户订单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这是企业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ERP系统将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驱动了以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的生产计划体系,真正地体现了“以销定产”的客户需求拉动机制。

根据主生产计划,ERP系统通过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自动地产生完成主生产计划所需的自制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外协计划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外购计划。这是车间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部门编制外协和外购计划的依据。由此看来,ERP是一个各项计划的集成系统。

从横向来看,ERP将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纵向来看,ERP系统使三级计划一气呵成,即产品级计划(MPS)、零件级计划(MRP)和工序级计划自动贯通。因此,ERP系统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各项计划相互脱节的状态,大大提高了计划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企业的计划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2)ERP系统形成了计划为中心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 ERP是一个企业资源的计划系统,它以计划为中心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对企业资源的利用进行全面优化管理。ERP系统运用了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了有效控制。

ERP系统的主生产计划模块根据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编制在计划期内的产品的出产计划,并由物料需求计划模块分解成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产生各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外协计划和外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下达给车间,车间执行生产任务,完成产品的生产。外协计划和外购计划下达给采购部门组织外协与采购,为生产提供需要的外购件和原材料。在各种计划的执行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如车间的生产设备故障、工人请假、能源短缺等;又如外购外协企业生产故障造成外购外协件供应不正常,或由于交通等问题都可能造成企业生产停工待料。由于这些干扰使车间生产偏离原定的生产计划。这些偏离信息通过反馈环节传递给计划和调度人员,产生调度作业或修改计划,使生产重新恢复正常。

(3)ERP提供了生产能力平衡的功能任何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所谓能力是指企业加工制造产品和零部件用的各种机器设备和生产工人的劳动力。在企业安排生产计划时,往往由于加工任务的分布不均匀,加工的负荷集中落在某些台设备上,使这些设备的加工能力满足不了生产计划的需求处于超负荷状态,成为生产的“瓶颈”。这种瓶颈现象的出现必然影响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的实现。 因此,ERP系统提供了能力需求计划编制模块,对生产计划进行能力测算,将生产计划涉及到的各工作中心承担的生产负荷按时间段叠加起来,与该工作中心在该时间段所能提供的能力(设备能力或人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该工作中心为完成生产计划生产能力超/欠的情况,并图表显示负荷与能力对比情况,为计划和调度人员提供进行能力平衡的依据。 传统ERP系统是一个无限能力计划系统,即在编制生产计划(MPS/MRP)的时侯,先暂时不考虑能力的限制,在计划编完以后再分别编制粗能力需求计划和细能力需求计划,计划和调度人员根据能力需求计划测算的结果,进行能力的调整和平衡,如加班加点、组织外协、使用替换工作中心或者修改生产计划等措施,使负荷和能力达到平衡,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ERP系统采用两级能力需求计划法,在主生产计划(MPS)后编制粗能力需求计划,对关键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测算;在物料需求计划(MRP)后编制细能力需求计划,对计划涉及的所有工作中心都进行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