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户外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户外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户外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炎热的夏季,游泳池已经满足不了广大游泳爱好者的要求,人满为患、卫生问题、时间限制、光照有限等等,迫使一些游泳爱好者寻求户外水域。那种具有宽阔水面、清新空气的环境,更使得人们禁不住诱惑,去跳入水中来一番畅游。(这里的户外就是野外,不包括任何户外游泳场所。)

但户外游泳毕竟和游泳池不一样,看似平静的水中往往暗藏危险,需要多多注意!

一、几个(坚决)不的情况

1、一个人坚决不去

;野外游泳毕竟和有专人管理的游泳池不一样,万一有个什么事,至少也有个喊话的人。所以即便忍不住了一个人前往,也要去有人游的水域,有人在旁边,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2、酒后不游泳,坚决不跳水(扎猛子)

;酒精的麻痹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大脑指挥系统,会让人短时间失去知觉。虽然是短时间,但要看场合,比如百公里时速的汽车在半秒内就已经出去十多米了,想象如果是失控的汽车,这半秒的危险有多大!酒后跳水的死亡概率极大,绝对应该引起注意。

3、雷雨天坚决不下水

;主要是防止被雷击,其实阴雨天游泳的感觉也不错。

4、不明水域坚决不跳水,不明水域坚决不潜水

;如果不了解水下情况,不要跳水或扎猛子,因为可能水浅或有石块突出,容易造成碰伤或更严重的伤害。若紧急情况下非要跳,也一定脚先入水,或至少身体平行于水面入水。

;平静的水面下可能暗藏危险,比如水草暗流等等。一般说来,各种水库人工湖等都有放水的暗道暗口,它们都在水下,流量大时吸力非个人所能抵抗的,一旦卷进去凶多吉少。

5、过饱过饥不下水,最好是饭后一小时活动

;除了对身体不好之外,还容易引起抽筋,这个在水里尤其是户外水域还是要尽量避免。

6、不要认为游泳圈万无一失

;在野外游泳带个游泳圈、橡皮艇、浮床等等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活动休闲两不误。但对不会水的人来说,有时候会有一些潜在的危险。用久磨损的、质量不好的、或许也有假货,这个宝贝一旦漏气,人又远离岸边,还是很危险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万事大吉。

7、如果不能轻松游泳400米的话,最好别野泳太远

;野泳不仅需要体力和技术,更需要稳定的心理。50*25的标准泳池里,最远离岸的距离也就10多米,游泳技术再差的人也能比较容易地到达池边。但在户外水域就不同了,宽扩的水面尽在眼前,一使劲不知不觉100米、200米就出去了,但对游泳吃力的人来说,回头一看,心理恐惧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会严重影响技术发挥。

8、晚上最好别去

;很多人喜欢夜间野外游泳,安静沉寂或许能带来另外的一种享受。但夜晚更应该是动物们的时间,还是不要打扰人家好了。

;另一个原因,是很有可能你找不到你出发的地方,如果水域比较大的话。

9、大汗淋漓的时候不要下水

;这是驴友们需要注意的,爬山徒步完了游游泳多爽啊。天热时,身体为了调节体温,排出大量汗,天越热,排汗毛孔越大,这时不能一下子浸入凉水中,否则寒气注入,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所以天热时,不可大汗淋漓下水,可先喝点冷饮,降低一下体温,汗落一下再下水。

10、不要轻易在水里救“处于挣扎状态的”人

;当发现有人溺水,救人者切记一个原则:不可正面施救。如果被对方给抱住而脱身不得,估计两个沉得更快;所以若没有学过水上救生技术,不可冒然下水救人,应大声呼叫“有人溺水” ,请求支援。同时积极寻找辅助/救生设备如游泳圈、皮球、木头、竹竿子等等做岸上施救。

二、几个注意事项

1、活动前热身必不可少!

入水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如伸伸胳膊压压腿,扩胸抒展等,下水前最好用水先刺激一下身体,过渡的好身体在水里适应就快,也不容易抽筋。

2、注意防晒、保护皮肤!

当遇到强烈太阳光照射时,应该擦防晒霜、防晒油等或穿防晒衣、戴帽子及太阳镜作防护。

3、野外的水温度具有层次性!

一般来说在夏季,表面的水(一米之内)暖和一些,往下点(1米到1米5)就可能比较凉了,再往下就感觉冷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4、感到冷或有寒意时,应立刻上岸休息!

水中游泳时间稍长,热量消耗很快,需要及时补充,否则对身体不好,也容易出现抽筋现象。

5、体力不支赶紧求助!

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觉得无法游回岸边时,应立即呼喊求救,等待救援。别不好意思,这个时候对救助的人来说,(比救挣扎状态的)也容易得多。

6、快游泳到岸边时,注意要放慢速度!

因为野外游泳很容易发生回来的地方并不是出发的地方,可能是你并不熟悉的区域。哪怕离出发点只有几米距离,也可能会碰到水中的石块或其他异物。

7、在流动比较明显的水中游泳要小心!

因为是活动水,有顺流/逆流的方向性,与游泳池不同,因而可能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相同的距离(冬泳时尤其需要注意),这个时候需要决定怎么来回更节省、更安全。

8、不轻易落脚!

要随时注意淤泥、乱石、水草等,尤其是在深水潭、野水塘等处,深度不明,水底杂物多而且可能属于泥沼地,这些地方最好别落脚,否则容易受伤或陷入泥沼。有涨落潮的水域也要注意,万一脚卡在石缝里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9、人们常说水深危险,其实未必!

山高才可能有雪莲,水深绝对不会有水草。柔柔的水草随波荡漾,看似温柔而富有诗意,但它却是危险的杀手。误入水草还是误入深水,当然选择后者了。另外不要去水太浊的地方,水色深水草可能就多,应该远离。

10、熟练掌握踩水和仰漂!

踩水和仰漂(其实就是反蛙泳,容易学会)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游泳技巧,是进入深水区尤其是野外水域的充要条件。而对于远水游泳仰漂又是必须的,它也是深水中最好的休息方法。学会仰漂能够让你感觉更安全、心里更踏实、野游更舒畅。

三、几种意外与自救

常见的意外主要是抽筋、水草缠身、遭遇旋涡等事件,面对时应保持冷静,按正确方法排解,一般都能脱离险境。否则,越是慌张,情况越糟。人在经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从而活动力降低、灵活性变差。

1、抽筋相关

A、原因

水中抽筋,是由于身体在水中电解质释放过多、水比较寒冷、体能消耗过大、陆上的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等原因造成。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抽筋。

B、部位

抽筋的主要部位一般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发生。

C、解决方法

一般为腿部和脚趾抽筋最为常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保持身体在水中的平衡,通常做法是先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然后用手握住抽筋小腿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扳动,同时可以按摩抽筋部位,反复做3次-5次,直到抽筋消失。如果抽筋过重,腿部已抽缩麻木,可一边扳拉,一边向岸边游进,也可大声呼救。

不管什么部位抽筋,解决的宗旨概括为,就是要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同时可以辅助于按摩。

2、水草/淤泥

江、河、湖、泊靠近岸边或较浅的地方,一般常有杂草或淤泥,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去游泳。

如果被水草、浮游植物缠住或陷入淤泥时首先不要慌乱,应当马上采取仰卧位,仰卧于水面上试着自己解脱。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紧,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争取让身体大部分漂浮在水面上,一旦解脱,再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

水草缠腿,不可再用蛙泳的姿势,越蹬水草越多,可改为自由泳式,上下轻轻打水避免更多水草缠腿,手可以用蛙泳姿势。

“其实游野泳被水草缠住是常有的事情,被水草缠腿时不用心慌更不要乱蹬腿,只要两脚轻打,水草自然就开了,这时你会觉得那是种大自然对生命最温柔奇妙的抚摩。”一个泳友说的。事实的确如此,千万别和大自然较劲。

3、漩涡/暗流

河道突然放宽、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水库/人工湖水下放水,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容易出现漩涡或暗流。

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一旦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如果已经接近,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仰泳或自由泳姿势奋力游出。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

4、其他

如果游泳过程中无论什么原因(如过度疲劳、时间太久或突遇冷水刺激等等),出现恶心、呕吐、想抽筋、肌肉疼、腹痛、腹胀、头晕、脑胀等症状,或者觉得寒冷或疲劳,或者感觉身体突然没劲了,想下沉的时候,一定要先慢慢游回岸,然后在岸上休息并解决。

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并立即呼叫同伴前来协助你回到岸边。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些再游回岸边,切勿惊慌失措。

一般来说,知道如何放松自己的人在水中几乎没有被溺毙的危险。(美军生存手册中的原话:Relax;a person who knows how to relax in ocean water is in very little danger of drowning。虽然指的是在海水中,但放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结束语

老人们常说“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 ,其实正确定位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莽撞,不要逞强好胜,户外游泳循序渐进,安全方面一般是可以保障的。对比想想汽车上路,司机再好把式,可以保证不撞别人,但谁敢保证自己不会被撞呢?

----参考资料来源:网上一些相关文章及常年在玉渊潭游泳的老者,感谢!

----以上所说不保证全部正确,仅供参考。

----美军生存手册相应段落原文如下:

If you are in the water, make your way to a raft. If no rafts are available, try to find a large piece of floating debris to cling to. Relax; a person who knows how to relax in ocean water is in very little danger of drowning. The body's natural buoyancy will keep at least the top of the head above water, but some movement is needed to keep the face above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