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五行养生法,快来学习一下吧

五行养生法,快来学习一下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五行养生法,快来学习一下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中医就逐渐形成。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统计归纳,祖先们总结出自然万物归属于五大元素,既: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皆有属性,中医认为五色、五味、五情、五官、五脏与五行是相互融通的。

五色与五脏

五色分别为:青、赤、黄、白、玄,各入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

青色也就是绿色,如绿豆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入肝经为木性;

赤色也就是红色,如红枣、山楂有补气血、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

黄色,如黄豆、南瓜、香蕉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入脾经为土性;

白色,如百合、银耳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入肺经属金性;

玄色也就是黑色,如桑葚、黑豆、海参有,益气养阴,补肾,入肾经属水性。

五味与五脏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

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可增强肝的功能;

食物的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

食物的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

食物的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

食物的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易引发疾病,如:

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

苦味太过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

甘味太过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

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

咸味太过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情与五脏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中医认为过度的暴怒或者总易怒容易伤肝,其他情绪也是一样。人的过激情绪会影响脏器,同样的如果某个脏器出现问题,也会反映在情绪上。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

怒伤肝

“盛怒”、“暴怒” 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

喜伤心

“过喜”、“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会出现头晕,心悸,入睡不深,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

思伤脾

“思虑”、“思念”等情绪太过,气血受阻,郁结在一处,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

忧伤肺

“愁忧”、“抑郁”导致肺气闭塞,过度愁忧会导致肺气阻滞,导致胸闷、气短、呼吸不利;

恐伤肾

“惊恐”不仅会伤及肾气,还损伤肾精,可出现精神萎靡、神经衰弱、心悸、甚至休克、痴呆等症。

五官与五脏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肝出现问题,眼中会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

心出现问题,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

脾出现问题,嘴里会有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

肺出现问题,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

肾出现问题,则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

同样的眼睛出现干涩,发红,也反映出肝脏出现问题,这时候要及时检查下肝脏,其他五官与五脏的关系是一样的。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养肝食品:酸味或青色食品

糙米、牛肉、枣、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等。

养心食品:苦味或红色食品

红小豆、李子、草莓、橘皮、苦杏仁、苦瓜。

养脾食品:甜味或黄色食品

桂圆肉、蜂蜜、地瓜、南瓜、山药、大豆、小麦、薏米、鸡蛋黄等。

养肺食品:辣味或白色食品

蒜、姜、辣椒、胡椒、羊肉、杏、韭菜、百合、莲子、银耳、牛奶、鸡蛋清等;

养肾食品:咸味或黑色食品

乌鸡、桃、葱、海带、紫菜、黑芝麻、海参、木耳、鲈鱼、何首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