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谈谈本科HR毕业和硕士HR以及MBA的HR毕业的区别

谈谈本科HR毕业和硕士HR以及MBA的HR毕业的区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谈谈本科HR毕业和硕士HR以及MBA的HR毕业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目前面临的是知识大爆炸的社会,信息保罗万象,每天都有无数的新知识在产生,都有新的实践总结在更新,为了不在这个社会中落伍。我们也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包括在企业岗位中的学习,企业提供的培训,我们也会去参加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沙龙,当然也有会去考取各种各样的专业证书,有些人也会工作多年后回归学校读硕士或者MBA专业学位等等,如果不更新,我们将被社会淘汰,大量的毕业生,大量的人才会挤占我们的位子。可能目前大家觉得公务员很稳定,但是其实公务员也已经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你会发现逐渐的定岗定编,然后培训也不断的上来,各种管理规范不断的建立,其实他们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了,当时地域和部门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其实我就想说各种职业和岗位,岗位规范不断出台,技能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终身学习是一个趋势。

本科和硕士的HR毕业生区别在那里呢?我们关注到目前全国开设HR专业的院校几百所,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很明显的发现一点是目前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社会的需要是脱节的,第二我们会发现目前的一些大部分院校的教师本身是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照本宣科,然后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茫然的。第三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学生对专业水平的学习非常的不重视,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去搞社会实践,去参与社团活动,作为以后简历的亮点,但是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专业修养,而这个是企业最关注的。所以我们当面试的时候很多HR的毕业毕业生居然不知道KPI,SMART,MBO,BSC等等的术语,而且很少有学生会去读一些课外书,去读一些课外的HR杂志等等,知识面很窄。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流院校的本科生和一般院校的还是有差异,具体在课程的设置上,很多一流院校开始了具体的比如招聘管理,测评选拔,数据统计等等的专业课程,同时动手环节的课程设置比较多,所以对于理论的扎实程度一流院校的好一点,第二个方面是实习的机会,我们发现很多名校的学生有大企业的相关实习经历,每年暑假都有这个那个的机会,而且课外书看的也更多,对于一些年度人力资源管理大事都有一定的接触,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种整体的意识,名校本身的氛围形成了他们一种更加开发的心态,会参与更对的学生科研项目等等。我自己当年本科就读于二流院校,研究生就读于一流院校,对此的感受应该还是比较深的。在本科时候很少有机会听到全国有名的管理学大牛或者知名企业家的报告会什么的,但是研究生的时候机会很多,很多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很多的报告,而这些活动的日积月累锻炼我的思维,让我自己的一些意识得到了提升,而这一点也是我们后续去招聘的时候发现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具备的。

硕士阶段的学习其实并不在于具体专业科目的学习,我们当时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讲的很粗,都是自己学习,但是最大的收获在哪里呢?我自己归纳和总结了是3个方面:   第一思路和理念,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一种思维,能否理解面临的问题,然后去解构,然后提出好的建议,而这个过程往往是团队完成,所以思路和理念很重要,研究生阶段大量外国文献的学生,我学到最大的收获是框架思维,就是定义一个问题,然后用一个框架来支撑这个问题,然后如何假设验证的研究思路,这个思路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二是项目经验,研究生阶段跟着导师能参与很多的项目,而这些经历对于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帮助很大。本科阶段是被动的接收知识,研究生是主动的运用知识,这些项目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都有帮助。   第三论文研究过程,本科生的论文实在的说目前层次很低的,基本就是东拼西凑的就过去了,没有研究范式或者很粗糙。但是研究生阶段我们起码要1年的时间来做这个论文,过程很漫长,但是作用也确实很大,就是我们会发现这个过程往往和以后企业中的项目思路互相贯通。

相比硕士和本科,个人觉得硕士阶段是本科的升华,当然个人的差异很大,有些人本科阶段就很优秀我们不能排除,整体上来说硕士生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思路更加的成熟。   最后我觉得硕士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这一点我本科同学的就业单位和硕士同学的就业单位还是差异很大,起点不一样,而对于我们要从事HR岗位的学生,起点会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毕竟时间对我们大家都很宝贵,任何的失误后续都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所以对于HR的本科毕业生,如果有机会进入名校攻读硕士我个人是支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关注行业和企业,企业不一定要很大,关键是要寻找踏实在做企业的企业,有些企业就是个壳,进入这样的企业你会发现里面都是虚的,对于你也是浪费时间,等到3-5年的锻炼我建议可以考虑读个MBA,你会发现你已经提升一个级别了,对于职业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