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
【发布单位】
【标准编号】
GB/T17671
—
1999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基准方法的仪器、材料、
胶砂组成、
试验条件、
操作步
骤和结果计算等。其抗压强度测定结果与
ISO
679
结果等同。同时也列入可代用的标准砂和
振实台,当代用后结果有异议时以基准方法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
合硅酸盐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的检验。
其他水泥采用本标准时必须研
究本标准规定的适用性。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6003-1985
试验筛
JC/T681-1997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JC/T682-1997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JC/T683-
199740mm×40mm
水泥抗压夹具
JC/T723-1982(1996)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
胶砂振动台
JC/T724-1982(1996)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
电动抗折试验机
JC/T726-1997
水泥胶砂试模
3
方法概要
本方法为
40mm×40mm×l60mm
棱柱试体的水泥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定。
试体是由按质量计的一份水泥、
三份中国
ISO
标准砂,
用
0.5
的水灰比拌制的一组塑性
胶砂制成。中国
ISO
标准砂的水泥抗压强度结果必须与
ISO
基准砂的相一致
(
见第
11
章
)
。
胶砂用行星搅拌机搅拌,在振实台上成型。也可使用频率
2800
~
3000
次
/min
,振幅
0.75mm
振动台成型
(
见第
11
章
)
。
试体连模一起在湿气中养护
24h
,然后脱模在水中养护至强度试验。
到试验龄期时将试体从水中取出,
先进行抗折强度试验,
折断后每截再进行抗压强度试
验。
4
试验室和设备
4.1
试验室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
。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
20℃±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
。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
20℃±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
4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
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4.2
设备
4.2.1
总则
设备中规定的公差,
试验时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很重要。
当定期控制检测发现公差不符时,
该设备应替换,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理。控制检测记录应予保存。
对新设备的接收检测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质量、
体积和尺寸范围,
对于公差规定的临界
尺寸要特别注意。
有的设备材质会影响试验结果,这些材质也必须符合要求。
4.2.2
试验筛
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
GB/T6003
要求,其筛网孔尺寸如表
1(R20
系列
)
。
表
1
试验筛
系
列
网眼尺寸,
mm
R20
2.0
1.6
1.0
0.50
0.18
0.080
4.2.3
搅拌机
搅拌机
(
见图
1)
属行星式,应符合
JC/T681
要求。
(图略)
用多台搅拌机工作时,
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保持配对使用。
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
是指
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应每月检查一次。
4.2.4
试模
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
(
见图
2)
,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
40mm×X40mm,长
160mm
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制造尺寸应符合
JC/T726
要求。
(图略)
当试模的任何一个公差超过规定的要求时,
就应更换。
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
应用
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试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
成型操作时,应在试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
20mm
的金属模套,当从上往下看时,模套壁
与模型内壁应该重叠,超出内壁不应大于
1mm
。
为了控制料层厚度和刮平胶砂,应备有图
3
所示的二个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直尺。
(图
略)
4.2.5
振实台
振实台
(
见图
4)
应符合
JC/T
682
要求。振实台应安装在高度约
400mm
的混凝土基座上。
混凝土体积约为
0.25m
3
,重约
600kg
。需防外部振动影响振实效果时,可在整个混凝土基
座下放一层厚约
5mm
天然橡胶弹性衬垫。
(图略)
将仪器用地脚螺丝固定在基座上,
安装后设备成水平状态,
仪器底座与基座之间要铺一
层砂浆以保证它们的完全接触。
注:振实台的代用设备振动台见
11.7
。
4.2.6
抗折强度试验机
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
JC/T724
的要求。试件在夹具中受力状态如图
5
。
(图略)
通过三根圆柱轴的三个竖向平面应该平行,
并在试验时继续保持平行和等距离垂直试体
的方向,
其中一根支撑圆柱和加荷圆柱能轻微地倾斜使圆柱与试体完全接触,
以便荷载沿试
体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同时不产生任何扭转应力。
抗折强度也可用抗压强度试验机
(
见
4.2.7)
来测定,此时应使用符合上述规定的夹具。
4.2.7
抗压强度试验机
抗压强度试验机,
在较大的五分之四量程范围内使用时记录的荷载应有±1%精度,
并具
有按
2400N/s±200N/s
速率的加荷能力,应有一个能指示试件破坏时荷载并把它保持到试
验机卸荷以后的指示器,
可以用表盘里的峰值指针或显示器来达到。
人工操纵的试验机应配
有一个速度动态装置以便于控制荷载增加。
压力机的活塞竖向轴应与压力机的竖向轴重合,
在加荷时也不例外,
而且活塞作用的合
力要通过试件中心。压力机的下压板表面应与该机的轴线垂直并在加荷过程中一直保持不
变。
压力机上压板球座中心应在该机竖向轴线与上压板下表面相交点上,其公差为±1mm。
上压板在与试体接触时能自动调整,但在加荷期间上下压板的位置应固定不变。
试验机压板应由维氏硬度不低于
HV
600
硬质钢制成,
最好为碳化钨,
厚度不小于
10
mm
,
宽为
40mm±0.1mm,长不小于
40mm
。压板和试件接触的表面平面度公差应为
0.01mm
,表
面粗糙度
(Ra)
应在
0.1
~
0.8
之间。
当试验机没有球座,或球座已不灵活或直径大于
120mm
时,应采用
4.2.8
规定的夹具。
注
1
试验机的最大荷载以
200
~
300kN
为佳,可以有二个以上的荷载范围,其中最低荷载
范围的最高值大致为最高范围里的最大值的五分之一。
2
采用具有加荷速度自动调节方法和具有记录结果装置的压力机是合适的。
3
可以润滑球座以便使其与试件接触更好,但在加荷期间不致因此而发生压板的位移。
在高压下有效的润滑剂不适宜使用,以免导致压板的移动。
4
"
竖向
"
、
"
上
"
、
"
下
"
等术语是对传统的试验机而言。此外,轴线不呈竖向的压力机也
可以使用,只要按
11.7
规定和其他要求接受为代用试验方法时。
4.2.8
抗压强度试验机用夹具
当需要使用夹具时,
应把它放在压力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并与压力机处于同一轴线,
以便
将压力机的荷载传递至胶砂试件表面。夹具应符合
JC/T683
的要求,受压面积为
40mm×40mm。夹具在压力机上位置见图
6
,夹具要保持清洁,球座应能转动以使其上压板能
从一开始就适应试体的形状并在试验中保持不变。
使用中夹具应满足
JC/T
683
的全部要求。